国乒女队的主教练马琳,究竟去哪儿了?就在2025年亚锦赛这个节骨眼上,印度布巴内斯瓦尔的赛场杀气腾腾,孙颖莎、王曼昱这些顶梁柱悉数到场,偏偏教练席上那个最该坐镇中央的身影,消失了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之前的中国大满贯,他也没在。一时间,所有人都在猜,是身体出了状况?还是家里有什么急事?
你错了,而且错得还很离apropos。事情的真相,远比伤病和家事要来得复杂,也更让人心惊。这背后,是一场牵动着整个国乒未来的大棋局。
先看看替他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是谁。邱贻可,一个40岁的男人,国乒教练组里出了名的“狂人”。你要是看过他指挥比赛,你绝对忘不了。别的教练顶多是皱眉、鼓掌,他呢?他能把整个场馆变成他一个人的主场,那种恨不得自己冲上去打的激情,那种声嘶力竭的“邱氏嘶吼”,简直就是国乒场边的一道风景线。
别以为他只是嗓门大。这哥们儿当年还是运动员的时候,就不是个善茬。18岁,还是个毛头小子,就敢把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国名将波尔给拉下马,一战成名,江湖人称“国乒六小龙”之一。退役拿起教鞭,更是猛得一塌糊涂。他把一支常年默默无闻的四川女队,硬生生带成了全国冠军,历史上头一回!全锦赛、全运会,双料冠军,这可不是光靠吼就能吼出来的。
更要命的是,他现在还是孙颖莎的主管教练。我们看到的那个在巴黎奥运会上所向披靡、拿下混双金牌的“莎莎”,背后站着的,就是邱贻可。是他,一点点打磨孙颖莎的技术,把她的反手从一块短板硬生生磨成了克敌制胜的利器;也是他,在孙颖莎心态起伏的时候,用他那股子“疯劲儿”把她从悬崖边上拉回来。所以你看,这次马琳不在,让他来顶上,简直是顺理成章,因为女队最核心的王牌,就攥在他手里。
那么,马琳到底为什么“消失”了?官方给出的说法,叫“轮休”。听着挺人性化的,说是为了应对下半年密集的赛程,让教练员也能喘口气。他们还补充说,马琳不光要带队,每天高强度训练、指挥,还得在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整个人长期都是满负荷运转,铁打的人也受不了。
这套说辞听起来天衣无缝。毕竟,这个轮休机制,是刘国梁还在乒协主席任上时就力推的,算是一种科学化管理。之前,男队的功勋教练肖战也轮休过。所以,马琳的轮休,看起来只是这个大制度下的一次常规操作。
但你如果真这么想,那就太天真了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,你也永远看不透一场看似平静的人事变动背后,涌动着怎样的暗流。
国乒现在正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节点上。总教练李隼,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帅,马上就要退休了。那个象征着国乒最高权力的位置,即将空出来。谁来接?这才是这次马琳“轮休”背后,真正的大戏。
马琳,毫无疑问是头号热门。你看看他接手女队之后的成绩单,简直亮瞎了眼。2023年德班世乒赛、2024年釜山世乒赛,所有世界大赛的团体冠军,一个没丢,全给收回来了。更恐怖的是他手下这帮主力队员的“外战”胜率,高达98%!这是个什么概念?就是你派她们出去打一百场,有九十八场是稳稳拿下的。这种硬得不能再硬的实绩,完全就是为那个总教练的位置量身定做的。
而且,现在国乒选拔教练的标准是什么?前奥运冠军王励勤说得很明白:“敢拼创新+实绩说话”。马琳那套给每个队员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训练体系,还有那份战绩,简直就是这句话的完美注解。再加上,虽然刘国梁已经不在一线,但他对国乒的影响力谁都清楚,而他跟马琳在乒乓球理念上那种高度的一致性,几乎可以
说是给马琳的“继位”又上了一道保险。
所以,你再回过头来看邱贻可这次“临危受命”,是不是就品出点不一样的味道了?这哪里是什么简单的代班,这分明就是一场大考,一场在新周期教练竞聘开始前,对他能力和魄力的终极检验。国乒的高层们,正通过这次亚锦赛,仔仔细细地观察着,这个“狂人”教练,到底能不能在没有马琳的情况下,独自扛起女队这面大旗,率领着兵强马壮的队伍去冲击冠军。他的表现,将直接决定他在未来新的权力格局中,能站到什么位置。
这盘棋下得可真大啊。马琳的暂时退后,既是养精蓄锐,也是一种姿态,为未来接掌帅印积蓄能量。而邱贻可的走上前台,既是机会,也是挑战,是他通往权力核心的试金石。这一次的教练席轮换,或许只是国乒新时代序幕的悄然拉开。
(医生)
声明:新浪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宝尚配资-山西股票配资-股市开户网上开户流程-全国前三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